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• 日期:97-08-26

【別名】

        楝、苦苓、金鈴子、森樹、紫花樹。

 

【來源】

        為楝科(Meliaceae)植物苦楝Melia azedarach L.

 

【說明】

        本植物是金門原生樹種之一,普遍見於平野及山麓,為大量造林之樹種。其拉丁屬名Melia是古希臘語,原來是指「白臘樹」,而種名azedarach則為阿拉伯語「楝樹」的意思。China tree或China berry則是英語系國家對楝樹的稱呼。苦楝可說是充滿了文辭詩意的植物,中國許多文學家,甚至是旅居海外的學者,也包括了臺灣本土文學的作家,都曾以苦楝為題寫作,例如:東方文苑的《苦楝花》、莊柏林詩集的《苦楝若開花》、李佩甫文選的《苦楝》等等,都是透過苦楝以訴說他們對其家鄉土地的苦戀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苦楝是落葉喬木,其樹冠傘狀,樹皮灰褐。葉為二至三回奇數羽狀複葉,小葉對生,披針形,基部歪斜,先端漸尖。花期主要於每年清明節前後,此時美麗的紫色小花佈滿了枝頭,路人也因此稱它為「紫花樹」,其花序呈圓錐狀排列,稍具香氣。核果橢圓形,像個小鈴噹,成熟後呈黃褐色,有「金鈴子」之稱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其藥材使用以苦楝皮(包括根皮及幹皮)為主,但全株各部位皆具殺蟲之功效,尤其苦楝皮所含川楝素(Toosendanin),其驅蟲作用比起著名生藥「山道年」較緩慢但更持久,對蟲體有麻痺作用,並且對實驗動物之腸肌有興奮作用,故在驅蟲時不需另加瀉藥輔助。不過,由於川楝素有蓄積性,筆者仍建議不可連續使用。除此,苦楝對於疥癬、濕疹類的皮膚病有效,民間方例常用楝根皮洗淨曬乾燒灰、調茶油塗抹患處,隔日洗去,如此數次,可治頑固性濕癬。而頭癬可用金鈴子烤黃研成細末,以熟豬油或凡士林調成油膏配合治療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在臺灣的阿美族人和排灣族人都稱苦楝為vangas,阿美族人習慣以其花開時做為春天到來的指標,當其結果的季節,則開始用魚藤毒魚,此為苦楝在民俗上的運用。

 

 農試所-苦楝照片之01  農試所-苦楝照片之02
 苦楝是鄉野常見的植物苦楝的葉秋冬呈現美麗的黃綠色  
   
 農試所-苦楝照片之03  農試所-苦楝照片之04
 結果的苦楝 苦楝的果實成熟時為黃綠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