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• 日期:97-08-26

【學名】

        Crossostephium chinense (L.) Makino,菊科(Compositae)

 

【別名】

        蘄艾、千年艾、芙蓉、海芙蓉、白芙蓉、玉芙蓉、香菊、白香菊、白石艾、白艾。

 

【說明】

        芙蓉菊是多年生的亞灌木,莖直立,多分枝,因枝葉盛多,而使植株外觀成圓團狀,高度在10~60公分之間,枝、葉均具有密生的白色細絨毛而呈灰綠色;葉互生,柔革質,葉片匙形或狹倒卵形,長約2~5公分,全裂或3~5裂, 兩面均密被白色絨毛; 秋冬~早春之際開花,頭狀花序黃綠色,球形,直徑約0.4~0.5公分,均由黃色的管狀花所構成,瘦果長橢圓形,具有5稜,先端有撕裂狀的麟片,冠毛甚短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芙蓉菊性喜高溫、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,具有耐鹽、抗強風、耐旱、耐寒、耐陰的能力,所以在華南地區亞熱帶、熱帶島嶼高潮線上的礁石,也常可以看到它的蹤影。芙芙蓉在民間被視為吉祥植物,除作藥用也具觀花、觀葉的效果,這種圓形灌叢,株形特殊,葉色美麗的植物,是理想的盆景素材,所以在金門地區,即使野生的芙蓉菊受海芙蓉藥材的盛名之累,歷經常年採挖,在野外早已不復見,但在各地人家仍可見到其被盆栽或種植在庭園中供觀賞。芙蓉菊的繁殖能力很強,自播性甚佳,耐寒能力不弱,所以還可以看到它長在栽培人家的牆角,甚至屋簷上,成為大大小小的「 野生」 個體。在台灣,有許多鄉鎮市進行景觀規劃時,將芙芙蓉菊作為安全島或路側圍籬的植物,除增加美觀之外,也深具當地的特色。芙蓉菊本是金門地區的原生植物,具藥用及景觀美化等多重價值,值得在本地加強復育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芙蓉菊的葉入藥始載於《本草綱目》,能袪風濕、消腫毒,治風寒感冒、癰疽;根在民間用作袪風濕,治風濕痺痛、胃寒疼痛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在金門,常見藜科的馬氏濱藜 (Atriplex maximowcziana Makino) 亦稱海芙蓉,福建的藥誌載其:利水消腫,主治水腫。其同屬植物匍匐濱藜 (Atriplex repens Roth.)收載於《福建藥物誌》中,具有袪風除濕、活血通經、消腫解毒等功能。濱藜屬的植物為草本,莖平臥地面,葉互生或對生,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,全緣,薄肉質,兩面具銀灰白色鱗片狀毛,與芙蓉菊完全不同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在台灣,海芙蓉在民間習稱為芙蓉,其根部藥材則稱為芙蓉頭,臺灣地區稱海芙蓉之藥材者,以藍雪科石蓯蓉屬(Limonium)植物,如石蓯蓉(Limonium sinense (Girard) O. Kuntz.)、烏芙蓉(Limonium wrightii (Hance) O. Kuntz.)之根為主,此與金門地區略有不同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芙蓉菊過去亦曾被稱為蘄艾,按蘄艾原係指艾(Artemisia argyi Levl. et Vant.)之產於蘄春(今之湖北)之地道藥材,清之《植物名實圖考》中將芙蓉菊亦稱之為蘄艾,實際上芙蓉菊並非艾屬植物,應加以釐清。

 

農試所-芙蓉菊照片之01  農試所-芙蓉菊照片之02
海芙蓉為海岸礁岩能生長之植物 海芙蓉亦常見於民眾的庭院